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转型,整个汽车产业竞争加剧,“内卷化”趋势明显。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创新和运营改善,在勉力支撑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在中国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浪潮下,零部件产业链变革剧烈。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A股247家)平均净利润率同比下降2%。新能源零部件企业表现相对乐观,但传统零部件企业(如轻量化部件、电子、发动机等)利润下滑严重。整车厂持续压价,进一步压缩供应商盈利空间。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对零部件企业新技术能力要求更高。部分传统零部件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积累不足,难以满足主机厂需求。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亟待破局与变革。
1. 提升成本竞争力:零部件企业作为汽车产业链的“中间层”,盈利空间受挤,经营压力大。要想突破困境,企业需要从战略、运营、组织层面重新审视成本结构,推动变革,以增强市场适应力和盈利韧性。
2. 研发及供应模式转型:整车厂研发及供应模式从传统外包制向与零部件供应商深入合作转变,直接与关键的Tier 2/3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垂直供应或联合研发关系。这要求零部件企业从被动跟随向更主动、有规划、灵活高效的模式转型。
3. 产品结构性调整:“软件定义汽车”正重塑汽车产业价值链。预计到2030年,硬件占比将从2020年的79%降至59%,软件占比从6%升至25%。自动驾驶、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等零部件成为高增长、高盈利品类。零部件企业能否推动硬件智能化、进入软件市场,考验其战略眼光和新业务构建能力。
首先,采购进阶降本方面,企业可以从全局视角出发,识别与分析供应链全成本要素,搭建面向未来的供应链全成本管理机制,实现精益控制。此外,数字化采购成本与数据分析、供应市场分析等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
其次,管理及行政费用优化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应用高效管理工具,寻找管理简化与节降举措。通过行业对标,提出细化的成本效率优化空间,并进行组织优化调整,降低复杂冗余的组织结构。资源合理化配置、管理幅度优化等方式能进一步提升整体效率。
在组织能力优化方面,企业需要注重跨部门的协调配合,提升销售运营支持。通过前中后台多部门流程的打通,确保流程顺畅。同时,调整组织架构,强化技术支持,提供端到端的技术服务,并建立业务导向的跨职能KPI协同机制,确保各部门协同作战。
最后,在体系化销售提振方面,企业可搭建营销体系框架,构建可持续优化的营销能力体系。通过产品组合精细管理、新产品研发线路规划、客户分级优化以及差异化的KPI设定等举措,精细化引导销售团队绩效产出,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之,汽车零部件企业需从多方面入手,采取系统性、全局性的举措,才能实现破局与持续发展。面对行业变革,企业需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
©版权声明:“聚汽观察”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 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商务合作:付先生 ,聚汽观察投稿邮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沈阳一男子在机动车引擎盖贴车衣养鱼,交警称属非法改装,本人回应:钓鱼忘带水桶突发奇想,没有开车上路,不要模仿
稳字当头的领航辅助 拒绝油腻感的奥迪Q6L Sportback e-tron试车
国民女装拉夏贝尔迎新掌舵人,电商老将2.2亿元买下15亿股票,什么来头?
【速看】2025年中小学“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暑期高级研修班(语数英)
6.3万起 三星Galaxy Z Fold7/Flip7限量版发布:灵感来自Labubu 只有8台